<tbody id="6kwxu"></tbody>
<track id="6kwxu"></track>

          關于本站 | 裝修新聞 | 合作伙伴 | 本站公告
          返回首頁>>>
          裝修流程 | 裝修設計 | 裝修案例 | 裝修風水 | 辦公裝修 | 工廠裝修 | 商業裝修 | 辦公家具 | 辦公隔斷 | 行業資訊 | 常見問題  
           
          長春新辦公室裝修一頁通
          長春辦公樓裝修 更多>>
          長春辦公室玻璃隔斷和高隔間裝修工藝
          長春高隔間/長春玻璃隔斷/長春隔斷裝修/[詳情]
          辦公樓裝修的“三梯”
          辦公樓裝修的核心點
          辦公樓裝修通病
          辦公樓裝修設計師的方案形成
          長春商業裝修 更多>>
          “辦公裝潢預算審核”細致
          長春辦公裝修預算,長春辦公室裝修報價,有[詳情]
          酒吧裝修燈光來找色
          酒吧內的燈光較暗,所以室內的燈光很關鍵[詳情]
          醫院裝修
          醫院裝修要干凈,色彩不能太鮮艷[詳情]
            長春工廠裝修
          大型工裝特點
          單位裝修材料采購常識
            裝修點評>>> 裝修配套>>> 長春辦公樓改造
          長春辦公樓改造
          點擊率:3817   發布人: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2/7/3
          長春樓房裝修,長春寫字樓過去叫辦公樓,高層寫字樓已不是一條過道兩排房,加上樓梯、廁所就完成了,F代寫字樓在各城市里,已發展到了100M高的高層建筑乃至100M以上的超高層建筑。高層寫字樓中有關消防的內容,消防規范里規定得比較詳細:如防煙樓梯,消防電梯,防煙前室,正壓送風、避難層等,在設計方面好像并不困難。但另外一些內容:如客梯的數量、貨梯的數量、衛生間、清潔間、咖啡備餐間、新風機房、強弱電用房、排煙、管道、過道排煙等,過去不屬于建筑專業的內容就不太清楚了,往往方案定了之后,一改再改,業主著急,自己也著急,甚至于認為都是其他專業的事,應該另請顧問,而不是建筑專業的事,讓業主哭笑不得。其實,我們稍加研究,這些問題是有可能弄清楚的,至少來一個八、九不離十,才不會被動。此外還有大堂、地下餐廳、地下車庫、屋頂冷卻塔等也是高層寫字樓要考慮的一些問題。
          一、 寫字樓的核心筒:
          問題出在寫字樓的核心筒里。寫字樓的使用面積,大致是70%,這是大家知道的。但要做到70%也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超高層,電梯占用面積比較多,所以,我們要把30%的核心筒設計好,才能保證70%的使用面積。核心筒的內容是什么?除必要的疏散樓梯及消防電梯在規范里很明確地說清楚:就是要兩個防煙樓梯,其前室面積是6平米,每1500平米要一個消防電梯,前室也是6平米,當兩種前室合并的話,其合用前室是10平米,這方面大家都知道。但其他內容書上找不到,在審查圖紙時就沒根據了,尤其是客梯。
          二、 寫字樓的客梯數量:
          說到客梯,電梯的數量是根據人數、高峰等候時間來決定的。但人數的根據又是多少?一時查不到根據,而電梯商可以提供你很多假設,人數有10、11、12平米使用面積/每人不等,高峰等候時間40秒,50秒,60秒或者40秒以下的35-30秒等,電梯載重從1000kg-1150kg-1350kg-1600kg之間又是很多種,再加上電梯速度的變化,所以他們用“電腦計算”來使人們認為是一種很復雜的計算公式,嚇唬得使我們的設計人從此就不想去弄懂,我遇到的絕大多數境內外很有名的建筑師都聲稱需另請電梯專家來咨詢,看來大家都被電梯商給唬住了。其實所謂人數,就你自己這一層辦公室的人數除以這一層的建筑面積,大體就有數了。我們的一層設計室40多人,700多平米,大體是15平米/人。北京市曾在報紙上公布過一個公務員標準是16.5平米/人。電梯商實際也是根據15平米/人,但他們有時用10平米/人(使用面積),有時用11平米/人(使用面積),實際就是使用系數67%-73%之間,也就是70%這個數。是一個定數。為什么是定數呢?本來一棟建筑物還沒有建成,還沒有使用,即使使用以后,一棟高層建筑至少也要用50年,50年里是否會永遠人數不變?事實上本來就是一種模糊統計的數字,本身就不是計算出來的,所以不是只有電梯商才能夠說出的數據。為此,我問過境外的機電顧問公司:你的使用面積那里來的?他說是根據方案圖,而我們的設計圖紙還在方案階段,我又問我們方案不斷修改,你是用什么辦法跟上的,他答不上來。實際沒有方案圖,有總面積,有層數,他們就是根據70%的系數來決定的。所以,我們在設計初期時只有建筑面積(平方米),為什么不用平方米自己來推算呢?我工作的辦公樓15000平米,兩臺1000kg客梯,合7500平米/1噸電梯,上下班特別緊張。辦公樓是21層,越是緊張越是站站停,十分著急。后來改成單雙號停,好了一點,但還是不能承受,于是使用了十多年的大樓,正在想辦法加電梯。由此說明合理的話,一定在7500平米/1噸以下才行。
          二十多年前,我從當時先進國家的書本、雜志、圖紙中,統計出了很多大樓的數據,粗略統計的平均數字是5000平米/1臺,但由于書本、雜志的比例不清楚,不知1臺是多少重量的。但客梯大多在1000-1600kg之間,而高層寫字樓的柱網也大多是8-9M之間。反算的話,是5000平米/1噸-5000平米/1.6噸之間。為什么我用“5000平米”及“1噸”這兩個數字為基礎呢?是為了容易記住。用1000kg-1600kg反算的話即是:5000平米/1噸-3125平米/1噸之間。這是非常宏觀的數據,但已很清楚地說明寫字樓的等級就在這幾個簡單數據之中,沒什么好神秘的。
          由此得出一般寫字樓5000平米/1噸客梯。
          高級寫字樓4000平米/1噸客梯。
          超級寫字樓3000平米/1噸客梯這個宏觀數據的規律。
          后來經過20多年的很多工程實踐證明,并通過很多電梯商用精確的電腦計算出來的數字基本是吻合的。而電梯商的數據往往略為偏大一點,是可以理解的,他們要推銷商品么!讓他們降一點下來,他們認為也沒有問題。因為電梯計算不只是重量一個參數,還可以用速度來調節,而我們的設計圖對載重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數據,有了載重就可以有電梯井道的具體尺寸,設計就好做了。
          同時我還推論的公寓在10000平米/1噸-6000平米/1噸之間,也是普通、高級及豪華公寓之分。
          對旅館客體的數量是每100間客房/1000kg-1600kg之間,也就是三星、四星及五星之間的區分。
          而商住樓雖是居住建筑,但作為小公司辦公者居多,所以用寫字樓的下限5000平米/1噸為好,這方面很多設計人用了居住的概念,每每大量地等候,是一種常見的錯誤,要特別提醒注意。大量的實踐證明這些數據是可行的。另一種思路可以旁證,如超級寫字樓3000平米/1噸客梯,相當于200人用1噸客梯,1噸客梯可載14人,即高峰時200人要載14次,再去掉滿住系數,以及去掉非高峰人數,打兩個八折的話,高峰時不過運載9次就行了,再加上速度的調整、上下分區以及群控來調節,就會得出高峰等候的時間。根據這樣的分析,是不是心里有點底數了。當然非超級的高級寫字樓及一般寫字樓,由于電梯的噸位和數量相對少,其等候時間會長一點。
          三、高層寫字樓電梯的服務面積
          寫字樓由于下面經常有商業裙房,所以計算面積的時候,要將裙房的面積扣掉,首層不用電梯的面積也扣掉。即使用電梯的面積來計算,是理所當然的事。如一棟40000平米寫字樓,首層加裙房商業10000平米的話,我們算電梯時,就依30000平米來計算,一般寫字樓用6臺1噸,或4臺1600kg的客梯就基本正確。

          四、客梯廳的理想布置
          客梯的安排,最好是一對一對的,因為如果遇到檢修,不至于沒有電梯用.當然一對以上,如3臺為一組也可以,但橫向最好不要超過3臺,超過后會看不見信號,而在電梯廳里擠來擠去也不是辦法.如果面積偏大,也可以用1噸以上的電梯來調節,如1150kg、1350kg、1600kg等來調節。
          電梯群控能充分發揮電梯的效能,我的經驗是群控不要超過4臺,而4臺最好用各兩臺雙雙面對為好,橫向一排4臺很不理想。因為群控多了有一個毛病,即有時這臺電梯人剛進完,門剛關上,外面有人按信號按鈕,門又自動開了,有時會有多次開關,這是群控臺數太多造成的問題,所以群控的電梯不宜過多。
          一個失敗的過寬的電梯廳是北京飯店(雖不是寫字樓,但可借鑒),電梯廳是8M寬,由于8臺群控,經常來回走,再加上地毯產生的靜電,常常在按鈕時打電,非?植。
          另外有一種常常出現的問題是,由于很多城市地處地震區,核心筒的墻,作為抗震墻是理所當然的。但建筑師們很容易將電梯門的短墻也設計成抗震墻,而抗震墻一般比較厚,當三臺或四臺成排的時候,客人往往看不見后面兩臺電梯門開了沒有,等到發現有人進去而趕過去的時候,門已關上了,感到特別的煩惱。其實只要將該墻不要設計成厚的抗震墻,而設計成填充墻,就會薄得多,那樣就看得見了。
          那么墻薄了,對抗震是否不利呢?其實不然,因為該墻的洞口很多,對抗震起不了很大作用。如果這道墻減薄0.2M,而將電梯背后的墻加厚只要0.1M,其抗震的作用反而更大些,豈不合適嗎。再者,這道墻改成填充墻后,還有一個好處是,不管電梯定那個廠商的型號,不管電梯的信號箱是何種樣子,反正當填充墻砌的時候,肯定已經定貨了,所以可以輕松出圖,何樂不為呢?
          此外對上下分區的電梯組,由于低區電梯的上空是不用的,那么由于不是抗震墻,上面就可以變成一個大房間,可作為會議室或數據庫,增加投資的回收,一舉數得。小小的研究,可以將被動變成主動。

          五、客梯的上下分區
          當高層或超高層,層數多的時候,可以上下分區,以提高效率,分區以50M高度左右一區為宜,因為50M左右,大約10-12站,以1000-1500平米一層來算,大約12000-18000平米,正好是2-3臺一組,即使達到20000平米左右,也不過4臺,又因結合避難層,容易安排中間的電梯機房,比較理想。
          第一個50M用最慢的一種常規速度,過去是1.5M/秒,現在有1.75M/秒,價格差不多,所以近來都用1.75M/秒的產品。
          每隔50M升一級,每升一級可加1M速度,即50-100M高用2.5M/秒,100-150M高用3.5M/秒,150-200M高用4.5M/秒,200-250M高用5.5M/秒……,以此類推為什么我敢大膽的用這個宏觀數字呢?因為50年以前美國的電梯最高速度是6M/秒,而當初的建筑高度沒有超過300M的,后來經過實踐,20年前我在深圳設計的218M高的建筑,就用自己的經驗數字,電梯商是認可的。用每秒的速度在平時很少有對比物,但用每分鐘就有點數了,6M/秒相當于360M/分鐘,300M高的建筑不到1分鐘就到最高層,速度已很快了。
          當然,現在科技更進步了,我在十年前看到三菱在日本橫濱的一棟300M高的建筑上用了12M/秒的電梯,直達最高層只用了20秒鐘,所以在高級或超高級的大樓可以利用這種新技術,可以提高一級。即每隔50M,每升一級加1.5M,即50-100M用3M/秒,100-150M用4.5M/秒,150-200M用6M/秒……,以此類推,肯定會提高效率,現在北京正在建設的330M最高建筑用了8M/秒,相當于480M/分鐘,已相當快了。

          六、客梯的門寬
          高擋一點的寫字樓最好不用1噸的電梯,因為1噸電梯的門偏小,只有1M寬,1150kg的電梯可以做到1.1M的門,這樣進出就比較理想。也有1600kg電梯能做到1300門寬的,對特大型建筑人數特多的建筑應該考慮,門寬可以提高效率。

          七、客梯廳寬及直達梯的等候電梯廳
          也不宜太窄,當然也不宜太寬,一般在2.5M-4M之間合適,太寬了,來回走,很不方便,如上面談到的老北京飯店,廳有8米寬,那邊剛剛鈴響,待走過去,正好關門.值得注意的是,在首層的電梯廳口,不要縮小寬度,如廳寬是3M的話,口部也應是3M,因為首層的人數是標準層的10-12倍,要十分注意這個口部,為什么我要提醒這個問題呢?因為很多設計單位做居住建筑多了,居住建筑經常是電梯廳就是消防的合用前室,做防火門習慣了,所以我經常發現此問題而特別提醒大家。
          一般在150M到200M以下的建筑,上述的規律可以運用,但150M以上,甚至到了300M及300M以上,那種超高層,每層面積很大,而總面積更大,造成安排進電梯的核心筒的面積過大,而150M以上部分的核心筒無論內容或結構、抗震諸方面都沒有需要那么大,那么多的電梯筒里空走的浪費面積過多。所以結合這種特高的大樓,就要分析它的功能。例如上半段很可能有旅館,很可能有供觀光的并帶有餐飲的樓層,也可能上面有公寓。因此應該充分利用核心筒下半層電梯井道的上半部分,怎么利用呢,可以在首層的大堂里安排直通上半段的高速直達的電梯,一站到達150M以上的空中轉換層。然后再像下面一半的辦法,重新分成2-3段,這樣核心筒就在150M以上縮小了,這樣可以節約出很多凈使用面積來。
          關于最高層的觀光層的電梯,應該是直通的,最近媒體報導的阿聯酋迪拜的最高樓是10M/秒,比日本的橫濱的12M/秒稍慢一點,這種電梯起速較慢,逐步加速,快到的時候逐步減速,以減少失重感,為什么迪拜不用12M/秒最先進的產品?可能報導有誤。
          這種負擔大樓一半人數的到達空中轉達大廳的客梯,要注意在首層大廳在高峰時候得集中人流,往往在4M寬的電梯廳里就使分緊張,由于不是消防梯,所以可直接使用大堂,以擴展人流德等候空間。
          八、貨梯及消防梯兼貨梯
          客梯解決之后,就是貨梯,由于寫字樓客戶的可變性比較大,經常要做裝修,所以貨梯的數量就要研究。
          由于一般寫字樓才2-3萬平米,消防電梯就夠用了。但面積較大,且高度很高時,貨梯設計往往不夠,這是需要注意的問題。但由于數量較多,占核心筒的面積太大時,可以用較大重量的貨梯來解決電梯的數量問題,例如2000kg-3000kg的貨梯,就可以代替一般1000kg的貨梯。貨梯與客梯的比例大約1:4的關系,大約20000平米就需要1噸貨梯才夠使用。
          消防梯可以兼作貨梯,但消防梯是高層需要,消防梯不需到地下室,而貨梯往往要下地下室與后勤掛上勾。所以不要以為消防梯要下到地下室.這是兩個概念,不要混淆.但貨梯也不一定下到最底層,而是應該根據需要來決定。由于高層防火規范里6.3.3.11條里寫了要在消防電梯的井底設排水設施,很多設計單位誤認為消防電梯要到地下室的最底層,甚至審圖單位也是這種解釋。其實,在條文說明里明確寫著“消防電梯不到地下層,有條件的可將井底的水直接排向室外”如果必須到地下室最底層的話,這條就沒必要寫了。消防梯是解決高層建筑的,不是解決地下室而設置的,低層建筑的地下室沒有消防梯就說明這個問題。
          超高層的消防梯,雖然照消防規范最多1-2臺,但美國的9.11后,我們要深思,是否應該也像客梯一樣,上半段另加一些消防電梯,當然也可客、消兩用,這個問題是供探討用。

          九、 多電梯的電梯廳:
          寫字樓電梯廳的口部,往往很擁擠,因為口部在高峰的時候要有樓上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的人流,而超高層有時高達60-80倍的人流,而電梯廳不可能做得很寬,因為上面沒有需要,我們還常?吹绞讓舆做防火門,這樣更將口部縮小,問題更大。
          所以首先要將口部放足。此外一組電梯最好不超過6臺。4臺以下更好。但超高層的電梯數量多,所以要注意一個方向來人很可能對大堂壓力過大,所以應該有兩個面的入口較好,必要時四面都能進門,或大堂里不設商業。
          在很多超過200M高的建筑,往往是城市的標致性建筑,因為高了,一般也比較粗,每層的建筑面積就很大,電梯的數量很多,占用核心筒的面積也很多,在首層的人數也特多,所以有時可以設雙大堂,即首、二層都設大堂,以解決疏散進出的擁擠,在首層大堂單設自動扶梯直接上二層大堂。
          也有另一種辦法,由門廳設一定數量的直通電梯上到空中門廳,例如在100M以上來轉化,其電梯筒就可以重疊使用,以節省核心筒的尺寸,節省面積,提高使用率。這種直達梯由于人數多,在電梯廳里不好辦,也可以直接在廳的一側解決,下面一個實例就如此處理,非常理想。

          十、 洗手間:
          寫字樓的洗手間,是根據人數來的,人數根據有了,廁位的數量就可以計算出來了.一般情況每400平米一個男廁位一個便斗及1個女廁位,洗手盆可根據廁位4:1或3:1來定,高級一點的寫字樓男女各不少于2個盆為好,最高檔的衛生間,手盆可以多一點一廁一盆的也有。還有殘疾廁位及清潔間也要注意不要漏掉。最高級的寫字樓還有要求一個咖啡時間的備餐間,也應注意,由于核心筒的設計,都要求十分緊湊,任何缺一點內容,就要改一次圖,所以在方案階段就要想清楚這些內容很有必要。
          雖然算出這些數量,但高級寫字樓的首層最好不設廁所,因首層停留的人少,萬一管理不善,大堂有了異味,其大廈的等級就沒有了。解決的辦法,可以上二層或地下一層設置,加上明顯的標致就行,這樣較為妥當。
          洗手間的細節也是很重要的。衛生間是每一個設計里都有的,但那么多的衛生間很少見到設計到位的。例如擋視線的問題,往往就解決不好,尤其是男衛生間,一開門就看到小便斗,讓人家不得不掛布簾子,布簾子幾天就臟了。甚至于男女衛生間還經常門對門。我還見到連浴室的更衣間也有門對門的?有的設計還做兩道門,當正好兩道門都開的時候還是看得見,而況兩道門費用要多,還經常遇到門把是濕的,不很理想。其實只要動一點腦筋,里面做一道擋墻,使門開著也什么多看不見就好了,君不見很多國外的電影里,不少鏡頭里看到,寫字樓里的女職工受委屈之后,在衛生間里哭泣,之后又在衛生間里補妝,所以擋視線很重要,是能做到的。有些人多的公共衛生間完全可以不做門,因為衛生間是負壓設計,氣流是向里走的。
          還有衛生間里的廁位小隔斷,1.2M寬加外開門,一進衛生間看了很亂.其實做向里的內開門,其隔斷1.5M也夠了,再緊湊一點的話,1.4M也夠了,這樣的衛生間,既省面積又看上去文明多了。
          在美國,我還看到一些設計得很好的衛生間,他們的隔斷及所有的衛生設備全都掛在墻上,小便斗可以、臉盆可以、恭桶也可以,而隔斷呢?是吊在頂上的。離地150mm,在清潔時非常方便,由于沒有死角,特別干凈。
          十一、強電、弱電、新風機房:
          此外,強電與弱電大約各6平米。若有新風機房放在核心筒的話,大約是本層面積的1.5%,即1000平米的話約15平米左右,1500平米的話約20平米左右。只
          要弄清這些東西就行,寫字樓就是這些內容。高級寫字樓也可將新風機房放在地下室或避難層及屋頂層,不過首層最好不做,因為首層的經濟價值很高,做了可惜。對于新風機房,很多設計人在方案時,不把它當回事,隨著設計的深入,由于絕大部分功能已經各方反復研究全部定位,新風機房的問題就突出來了,我們經?吹胶芎每吹慕ㄖ诓辉撚械牡胤匠霈F了大小不等的百葉,有的就在首層該做商店的地方出現了白葉,這些就是新風的采風口,里面就是新風機房。其實新風機房完全可以放在屋頂上或放在地下室,而不用占重要的價值高的商業面積,使經濟損失,使建筑難看。關鍵是設計前期沒考慮,在設計的后期,發現有新風機房的要求后,不得已占用了不該占用的地方。
          新風機房的安排有什么關鍵點呢?要想把機房安排在屋頂、或價值較低的地下室,其關鍵是安排與屋頂或地下室之間相連的垂直風道,而垂直風道事先沒考慮的話,要想上下幾層串起來,在設計后期就不容易了。所以要比較早的安排,大體上60-80M,
          一個放火分區應該有一組立風道,風道也不過1-2平米,這樣出來的橫向管道在一般的吊頂里就能排開。如果事先沒有考慮的話,管道太粗,吊頂里走不開,只能到處設機房。出圖在即,不得不犧牲了,這就是到處出現不規則百葉的原由,尤其是裙房,由于功能遲遲不定,更容易產生上述的問題。其實垂直風道并不大,在方案到初步設計時早一點想一想是不難的。

          十二、車庫設計:
          住宅和寫字樓是當前房地產的主要項目,是設計人都要接觸到的.但由于汽車的發展,要將汽車全部停在地面,是根本辦不到的.以10000平米建筑用地作為例子,假設地上容積率是3的話,地上要建30000平米,北京綠化要求30%,密度一般只能做到40%,由于北京要退紅線,要達到建筑的大門及消防環路至少也要占15%.剩下最多只剩下15%,即最多剩下1500平米.而車位要求每10000平米要65輛車,即使設計得最經濟的話,每輛車只用25平米,也要65X3X25M=4875平米.超過1500平米很多,只能在地下來解決.有時容積率高達5-6,加上密度更大,造成地面幾乎1輛車都放不下.所以將地下車庫設計好很重要。車庫設在地下,以每輛車40平米來計的話,約占總建筑面積的20%,我見過很多圖紙要占到30%,甚至到35%,即每輛車要占70平米。因此,車庫設計已在建筑設計中占很重要地位了.以下一些內容,一不注意就會損失很多面積:

          1,地下車位與結構的柱距有關,很多人習慣用柱距,但由于地面建筑的高度不同造成柱子的直徑不同,因此,用柱距凈尺寸為依據最合理。車庫停車最基礎的數據是車的大小,一般以1800X4800來計算,但我統計大量車的數據,以北京最多的捷達的尺寸只有1660X4428,富康是1702X4071,即大多數小于1800X4800,即使高級一點的奧迪A4也不過1772X4548.知道這些尺寸,是為了個別地方尺寸緊張的時候還有可能安排一些車位,不要將面積浪費了。
          2,一個地下車庫最少要兩組坡道,如果每層停一點車,往往坡道的面積就占了很多,車庫應盡量集中在同一、二層。
          3,地下車庫防火單元允許到4000平米,要求疏散樓梯少,有很多樓梯可以不下去,以節省面積。
          4,轉圈坡道占面積很多,應盡量少用。
          5,地下車庫盡量設計成單行線,會增加一些停車位。
          6,車庫應盡量不和其他機房放在同一層,因為層高不同,而其它機房在同層的面積一定少于50%,面積即使不損失,起碼空間也要損失,坡道也要加長。
          7,現在的建筑都很大,所以車庫也很大,車庫大了坡道也就多了,眾多坡道要占很多建筑面積,如果我們注意到高速公路上收費站的話,三車線的路面,會對應9-12個收費口,因此,當我們下車庫經收費后,坡道就可以減少到一對.這樣也可省面積。采取措施及精益求精的話,每輛車35平米以下是可能的.有關車庫方面已另有文,這里就不詳談了。

          十三、對結構柱的估計:
          當前的建筑都很大,很高,50米高乃至100米高的建筑已經很普遍,在設計方案的時候,結構柱子的大小如果估計不清楚的話,就很難將柱網定的合理,我在工作中總結出一個簡單的數據,即100米高是1.7平米,柱直徑是1.3X1.3米.列表如下:100米—1.70平米--1.3X1.3
          90米—1.53平米—1.2X1.2
          80米—1.36平米—1.2X1.2
          70米—1.19平米—1.1X1.1
          60米—1.02平米—1.0X1.0
          50米—0.85平米—0.9X0.9
          40米—0.68平米—0.8X0.8
          30米—0.51平米—0.7X0.7
          20米—0.34平米—0.6X0.6
          若感到柱子太粗,想讓它細一點的話,可在下面幾層用型鋼混凝土柱(也稱勁性鋼筋混凝土),那么100高是1.0平米.
          170米—1.7平米—1.3X1.3
          145米—1.45平米—1.2X1.2
          120米—1.2平米—1.1X1.1
          100米—1.0平米—1.0X1.0
          但超高層的結構的限制要多一些,很多實例證明,用筒中筒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外筒的柱間只有一般柱距的一半,如4-6M之間,當然入口處必要時可以拔掉一根,用斜柱來轉移。

          十四、對總機房面積的估計:
          我們建筑師從50年以前將各個專業全包,但現在各專業越分越細,甚至于本專業的室內裝修,乃至于內墻的木門窗、鋁合金門窗及外墻的玻璃幕墻、干掛石材、構件墻板等等在不知不覺地分出去了。對這些本專業的東西,我們新一代的建筑師還多少知道一點,但其他設備、電氣、結構在我們很多新建筑師頭腦里幾乎都沒有了。最近兩、三年里遇到世界上頂尖的建筑設計公司大多數也不是很清楚,甚至于見到一個歐洲建筑師為了一個18米以下的商業建筑,過了半年建筑方案也完不成,一個美國建筑師設計一個旅館也如此,圖上沒有結構柱,也不知道機房需要多少,與這種“先進”國家的建筑師打交道,感到建筑師的基本功好像在倒退.其實只要下一點點功夫,我們各專業又在一個設計單位里,要得到一些專業知識并不是很難的。我在25多年以前,為編制旅館設計面積定額時,統計過幾十套圖紙,發現設備、電氣約占建筑面積總數的7%左右.當然有的不一定在一個建筑物內,如鍋爐房、煤氣調壓站、變電房等,但現代建筑很多都在一個建筑物里,除每層有強、弱電小室及每層新風機房外,有關變配電、備用發電機房、生活水箱及泵房、消防水池及泵房、中水處理機房、污水泵房、熱交換機房、空調制冷機房、排煙機房等多數在地下室.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在方案的時候事先做到預留,使以后各設計階段順利.地上的部分約占建筑總面積的2%,其余的5%左右都在地下室.如果在方案的過程中留夠了機房面積,就不會被動了。
          十五、層高的研究:
          一般寫字樓的層高在3.4M以上,但當前已開始向4M及4M以上沖擊,寫字樓下面有時有一~二層的裙房,如果裙房做4.8M甚至4.6M層高,就能做四跑樓梯,可以節約很多樓梯面積.但4.4M、4.2M等就將公寓樓梯間全加大,損失太大。業主喜歡在設計之前定層數,目的是提高容積率,由于不是設計人員的計劃,很多因素沒考慮,以致最后的成品很糟糕,不得不降價銷售.其實只要告訴設計人要求的容積率,設計人員是有辦法在不降低層高的條件下來完成.例如:一個4跨X5跨的實例寫子樓來說,每層面積是1684平米.如果每邊挑0.5M的話,是1775平米,約增加5.4%,即增加了1/19,在100M高的建筑24層變成23層還多面積,不合理的層高可以加高,而況再挑1~2M對結構來說也并不困難。但層高達到4M或4M以上的話,寫字樓的等級就上提了很多。

          十六、屋頂的圍擋
          在設計及計劃層數的時候,別忘了屋頂女兒墻里還有東西,這就是很難辦的空調用的冷卻塔,在城市用地越來越緊張的時候,冷卻塔找不到地方放,在限高很嚴的大城市尤其如此,發展商又老是將層高算得精之又精,屋頂的女兒墻最多只有1M高,而冷卻塔的高度又很高,過去的冷卻塔,加上支撐的基礎及最上面的遮音罩,高度要達到7M,所以我們在很多建筑物上就看到我們不想看到的冷卻塔,F在新的冷卻塔低了一點,也有5M左右。那么已經通過的方案怎么辦,我有一個辦法,就是將建筑物的外輪廓向外擴展一點點,例如上面談到的實例,只要向外擴展500mm,就可以增加1/19,相當于100M高的建筑可以減掉一層,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十七、樓梯間的防火門也有講究:
          一般高層建筑,至少有兩個樓梯間,而樓梯的寬度最少也要1.1M及1.2M,也就是說每層的最多人數可達到220人,但一般塔式公寓人數極少,即使2000平米一層的寫字樓的人數也達不到150人,所以按消防規范的要求,可以設計1M寬的乙級防火門,但很多設計單位設計1.2M的雙扇門,經常影響樓梯的寬度,花多了錢還影
          響使用。

          十八、吊頂燈具及噴淋
          我們在寫字樓的設計中經?吹皆O計很詳細的吊頂分格、燈具布置、風口安排、消防噴淋的定位、廣播喇叭的設定等,但由于消防噴淋要求是2.5M-3M之間為合適,所以在8M-9M之間的開間里,絕大多數設計成三排,但我們發現當新建筑交房之后,由于大多數公司總有經理、長官要小房間,而小房間一般又是在4M-4.5M之間,正好與中間一排重合上了。由此,為裝隔斷,不得不大拆大改,有時為了動不了噴淋及風口,而不能將隔斷裝到頂而造成使用上的別拗。那么,為什么不容易改呢?因為噴淋頭的數量是分組的,是有限度的,所以建成之后,只能少量改造,如果每開間加一排的話,備量是不夠的,這就是改造困難的原因。所以,我建議大家注意這個問題,將設計做成每開間四排,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十九、門廳該多大
          很多人喜歡門廳大,認為大了氣派。大了當然氣派,但大是要代價的。一般情況是在1/100-1/50的大樓建筑面積之間。一般的建筑取下限,如20000平米,可取200平米的大堂。高級的寫字樓可以取上限或取其中間值,如30000平米的大樓可取300-600平米之間,再大了就沒有人氣。

          二十、食堂
          現在寫字樓越建越高,大樓里的工作人數越來越多,中午吃飯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現在?吹降氖撬秃酗,但不見得永遠用送盒飯來解決中午吃飯問題吧,國外很多利用租價較低的地下室來租給廉價的快餐店來解決這個大問題。那么有多大的面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在研究旅館的時候,發現一個數字可以參考,旅館是根據職工的30%的人數作為定額,理由是旅館的職工有2/3在白天工作,而上班的人數不可能同時去吃飯,所以用兩班輪流吃飯,再加上白領職工可以在對外餐廳里吃飯,所以用人數的30%是很有道理的。旅館對食堂的定額是1.4平米/人來考慮包括廚房在內的食堂面積。
          我們的寫字樓人數,從電梯的計算上可以了解到人數。例如:10000平米的寫字樓建筑面積,以15平米/人來計的話,是666人,寫字樓有不少人流動在外面工作,我們扣掉他1/10的人數,再扣除1/10高級白領不在食堂吃飯,人數約533人,而533人以兩班倒去食堂的話,可以考慮266人為計算依據,我們也以1.4平米來設計食堂的話,應該是266X1.4=372平米。所以對10000平米的寫字樓來說,相當于3.5%-4%的這個參數,可以作為重要的參考。

          二十一、標致性寫字樓的綜合性
          寫字樓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多半具有商務性質,在城市中的位置,往往在商務的中心區,市長們也喜歡讓這些建筑作為城市的標致。由于身處中心區,標致性的建筑的體量也比較大,由于商務活動需要很多配套的內容,導致標志性寫字樓要建成含有旅館、公寓、展覽、會議、娛樂、商業服務業在一體的建筑物。一棟建筑有時像一個小社會。有綜合要求的寫字樓,其標準層就要考慮其綜合造成的技術要求。旅館及公寓的廚房、衛生間要解決排油煙及排廢氣,排在建筑物的中間會污染建筑,所以這種內容往往安排在建筑物的上部,容易將廢煙氣排到上空。另一方面向下的大量下水可以在兩種不同性質內容的中間段的設備轉換層來解決。
          此外,也由于旅館、公寓的人數比寫字樓的人數要少,綜合這些矛盾,使電梯用得少的部分放在上部對核心筒里的面積可以節省,在人流的安排方面也比較合理。
          商業服務業方面肯定是在最下面接觸地面上下的頭幾層及地下一、二層的范圍來安排。而其大量的貨物后勤,最好安排在地下解決。
          同樣人數多的大會議廳及展覽的內容也和商業一樣安排在地面層上下為宜。
          那么多的內容的綜合體,其地面層一定會顯得特別擁擠,難于安排,所以其人流要想法分散,例如旅館的接待大堂可以放在空中,其地面只安排直通空中大堂的直達電梯,以減少地面層的壓力。上層的公寓、旅館能在地面層獨立安排私密的門廳更為理想。
          總之,綜合樓的交通特點是設法各行其道。因為綜合樓是將不同的平面各棟建筑垂直的拼裝在一個樓里,雖然其內容有一定的聯系,但又有其各自獨立的管理要求,所以垂直交通的各行其道特別重要,要想盡一切辦法來摘清楚。
          尤其是地下車庫與上面的聯系,最好不要將所有的內容都與車庫相通。相反,最好要徹底的分開。要想開一個問題,如果停車場在室外,是不是必須從室外通過各自的門廳進入各自的部門。因此,地下車庫的人流都應該首先用垂直交通達到地面,可以在公共的大廳出來,也可單獨設一小的地下車庫電梯廳,其出入的人流敬辭電梯廳轉入各自門廳使綜合樓的安全管理得到比較理想的管理。
          對于地下貨物的運輸通道與大量的客車通道最好要分別設置,如遇到困難時,也可先合并使用,到了地下以后中途進入單獨通道,使貨物的貨區與客車分離,保證客、貨不通。
          綜合樓由于內容復雜,重要的是研究其分合的關系,分合的關系解決了,設計也解決了。
          綜合樓的設計,在與業主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綜合樓各種內容的比例常有變化,我們也能理解業主在運作那么大量的資金投入時的把握的顧慮。所以在設計時要考慮其各種內容的相對可換性,那就要求其使用空間的深度要適合旅館、公寓的可能性。因為寫字樓的深度彈性較大,而旅館、公寓的深度其彈性較小。能做到彈性變化,可使我們的被動變成主動。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樂樂裝修網 網站建設 長春辦公裝飾網 新格裝飾網 長春裝飾設計網 長春裝潢設計網 名家設計網 名家裝修網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版權聲明 | 友情鏈接
          地址:長春市南嶺體育場南側五環國際大廈14層  裝修咨詢電話手機:18946602276 網址:http://www.ccmjzs.com
          吉ICP備2022000663號-6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cn,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桃
          <tbody id="6kwxu"></tbody>
          <track id="6kwxu"></track>